作者 | 燕梳楼券商配资
去了趟新加坡,印象深刻。
下飞机差不多快凌晨1点了,肚子饿得咕咕叫。
我低血糖,经不得饿。瞄了一下四周,主打一个人生地不熟,离我最近的就是这家“Changi Hawker Centre”。
不管了,先填饱肚子回点血再说。然后拖着行李就坐了进去。这其实算是个半开放空间,更重要的是,菜品不仅全而且很便宜。
有鸡排面配炸云吞,有带鸡腿的椰浆饭,还有诱人的沙茶烤串。看起来都很好吃的样子。但我最后还是选了份了福建虾面,因为我当兵在福建,经常吃虾面。
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这个最快。果然很快老板就把虾面端上来了,看起来好像清汤寡水的,其实吃起来非常鲜美。我又顺手来几串沙茶烤串,不过配的花生酱有点偏甜。
一顿热乎乎的美食下去,人就精神了。最后你知道我吃了多少钱?5新币!折合人民币不到30元。这可是在机场哎,是在消费高到天花板的新加坡哎,所以我一时有点绕不过弯来。
然后我就来了兴趣,对Changi Hawker Centre展来开了全方面调查。才知道Hawker Centre的本义就是国民食堂。什么叫国民食堂?就是政府兜底,让所有人都能吃得起饭的平民餐厅,而且还在2020年申遗成功了!
然后我就更感兴趣了。怎么一个廉价餐饮模式也能申遗?再进一步研究才发现,这个Hawker Centre还真不简单。最早源于19世纪。当时移民很多,哪里人都有,所有“贩夫走卒”就成为主要市场形态,但脏乱差问题也比较突出。
为了改善这种局面,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“小贩局”,你别以为这就是中国版的城管。他们的思路主要是以引导为主,比如建立统一的市场,配备水电和排污系统,并以非常低的租金引导街头小贩迁入。
到80年代末的时候,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小贩中心已经在全国建了100多个,覆盖了80%的社。汇聚了中餐、马来菜、印度餐等国际风味,几块新元就能饱餐一顿,被誉为“价格平权的美食联合国”。
在这里,无论你是从政商名流还是底层打工人,都得排队买饭同桌就餐。这些遍布1公里生活圈的平价餐厅,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为低收入者兜底:提供廉价餐食,让他们有尊严地吃好饭。
就在我遗憾国内没有这样国民食堂的时候,回到国内第一天,有个同事把我拉进了一个“拼好饭”的群。我以为是拼桌吃饭,因为平时大家都会习惯从家里带饭嘛,结果是像拼多多那样拼外卖。
“拼好饭 6.9 元番茄炒蛋盖饭,走不走?”我愣了3秒——同样的番茄炒蛋,楼下餐馆 28 元,外卖 22 元,然后几个人一拼就便宜这么多?我手贱立即回了条:这么便宜的饭你们也敢点,服了你们!
然后同事回了个哈哈哈的表情,揶揄我说你试试。试试就试试,然后我根据链接点了。流程也不复杂,打开美团页面,点“外卖”就能看到拼好饭的入口了,还真是个宝藏,里面啥都有,塔斯汀、汉堡王、蜜雪冰城、瑞幸、茶百道,很多连锁餐饮品牌,而且确实不是一般的便宜。
2毛钱1个猪肉饺子,1块9每杯的奶茶,4块5的盖浇饭,5.9 元汉堡套餐,很多人可能跟我第一次一样,这么便宜怕不都是三无小作坊吧。但我认真翻了一遍, 发现很多商家都拍摄了明厨亮灶的照片,还有的上传了食安日记。
我很好奇,这么便宜他们怎么赚钱?以量换价?还是偷工减料?或者是拿快过期的食品给我们吃?因为这么便宜太不科学了。别告诉我他们是用爱发电,愿意做赔本的买卖。后来才发现这背后的逻辑:他们是来抢流量的。
我带着疑问求证我认识的一位湘菜馆老板,他给我算了一笔账:拼好饭套餐成本 6.9 元,平台给他结算的价格是9元,不收佣金,不需要支付配送费,一单净赚 2.1 元,一天 200 单,毛利 420 元,比普通外卖还稳。
说到底,这种模式就是薄利多销的“算法大排档”,核心只有四个字——以量换价。需求前置,同一写字楼 200 人拼单,厨房一锅出 50 份;比如 集中配送,骑手一次取四单,电梯里排排站,省的是汽油和膝盖。而且拼好饭出餐量大,可以帮助餐饮商家用规模效应换取更低的成本价。
讲白了,拼好饭主打的就是一个品牌背书、规模效应,从而达到以量换价、薄利多销的目的。为了让大家吃得放心,美团还特别推出了一个“百万亮厨”计划,即通过中小商家视频直播、图文实况向消费者开放厨房和制作过程。
这种低价不低质的拼饭模式,本质是餐饮业的C2M革命:平台聚合需求反向驱动供应链,让商家用极简SKU承接海量订单,让打工人能够体面地吃好饭的同时,也助力餐饮商家寻找了一个全新的增量空间。
这种模式也得到了市场积极回应。7月12日美团宣布,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.5亿,其中拼好饭日订单量已超3500万单,覆盖全国2800个县区,蜜雪冰城、塔斯汀、华莱士、正新鸡排增速位居前列。而且,截至2025年7月,拼好饭用户已超2.7亿。
这组数据背后,是一场从“低价竞争”升维至“效率革命”的商业模式重构,更是一场关乎数亿普通人生活尊严的社会实验。当“消费降级”成为一种趋势,很感动美团还记得有9亿人月收入不足两千。
大家都不容易,钱赚得少了,但吃饭是刚需,如何让处于困境中的人不仅吃饱饭还能吃好饭,同样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民生工作。
欣慰的是,拼好饭做到了,而且不露痕迹。没有搞百亿补贴,也没有搞三国大战,而是默默地打开一条面向社会底层的温馨通道,给他们送上一口热乎饭,陪他们一起捱过最艰难的时光。
他们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,有刚失业的年轻人,有收入不高的打工人,他们各有各的不幸,但唯一的幸运就是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,这个时代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人,并且让你保持体面。
当实习生写下“6.9元的番茄炒蛋撑过月末”,当创业者感慨“从千元饭局回归拼好饭”时,我们其实不难发现,拼好饭的深层意义已远超商业范畴,而是平台企业扛起的社会担当。
新加坡用20年把路边摊变成国民食堂,美团用2年把外卖变成“平价大排档”。一碗饭,让小店活下去,让骑手多跑一单,让用户多省一杯奶茶钱,这就是我们的普惠红利。
很多读者跟我说,他们并不反对外卖大战,正是这场烧到天上的外卖大战,让大爷大妈们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杯奶茶,只是能喝多久不得而知。
商战会停止,补贴也会消失。但相信拼好饭会一直便宜下去。因为他们的底层逻辑不会变:让更多的人吃好饭。
让居者有其屋,耕者有其田,饥者有其食,这不是商业竞争的噱头,而是文明社会的底线。
毕竟,一顿饭的尊严,关乎亿万人的体面。
-End -
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:
华林优配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